【高工LED專稿】 【文/高工LED產業研究所(GLII)】
高工LED產業研究所(GLII)發布2011中國開發區LED產業競爭力排名。本次評價結果由6項指數綜合得出,包括區域優勢、企業實力、產值規模、產業規劃、政策支持和服務配套高,排名榜軟實力占40%,硬實力占60%。

NO.1 惠州仲愷LED產業園
惠州仲愷LED產業園總得分94分,綜合排名第一。
惠州仲愷LED產業園坐落于惠州市仲愷高新區新擴展區東南部的陳江鎮,地處珠三角東部,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產業基礎雄厚,配套設施比較完善。由于靠近深圳,擁有非常好的地理位置優勢。園區規劃用地面積622公頃,其中城市建設用地572公頃。目前已經聚集了Cree、LG伊諾特、雷曼光電、德賽光電、TCL照明、元暉光電等LED企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LED產業鏈,其企業聚集也初具規模。根據其規劃,將以上游龍頭企業為主導,帶動中下游及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其目標是到2015 年,力爭把園區打造成技術水平高、產業規模大、配套能力強、區域特色明顯的國內一流LED產業基地。
惠州相比深圳和廣州來說,在人力成本和廠房租金方面擁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同時也可以依靠深圳非常完善的LED產業配套的資源。所以,惠州仲愷LED產業園成為了LED企業產業轉移的理想選擇之一。
NO.2 廈門火炬高新技術開發區
廈門火炬高新技術開發區總得分90分,綜合排名第二。
廈門是國家海峽經濟區的中心區,同時也是臺灣LED企業產業轉移的首選地區之一;鹁娓咝聟^地處廈門翔安,是原國家科委和地方政府共同創辦的三個火炬高新區之一;鹁娓咝聟^的LED產業聚集已經初具規模,園區目前聚集了以乾照光電、晶宇光電、開發晶、光莆電子、華聯電子、利勝電光源為代表的等LED企業。同時,園國家LED質檢中心、國家LED檢測中心和三大下廈門檢測創新及研發機構也相繼入駐?梢哉f火炬高新區的LED產業鏈的建設以及頗具規模,涵蓋了從上游芯片、中游封裝、下游應用的全產業鏈布局。
雖然全產業鏈雛形以現,但是火炬高新區的LED產業規劃及配套方面做得還不是太完善。相對于LED上游領域的成就相比,中下游領域的建設相對來說薄弱了不少,這也是其未來工作的重點。
NO.3 常州武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常州武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得分87分,綜合排名第三。
2009年,江蘇省政府決定在常州市武進區建設江蘇省首個半導體照明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而用用較好的半導體照明產業和技術基礎的武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了最為理想的選擇地。隨后,武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開始著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
武進開發區的LED產業建設已經初具規模,一起規劃建設預計2012年完成,初步形成封裝及應用產品優勢,到2015年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和創新鏈,形成超過300億元的LED產業規模。開發區目前的主要LED企業有:晶元光電、光寶電子、天祿光電、中晶光電、上舜光電、歐亞藍寶光電子、住友電工、晶能光電、漢萊科技、華盛天龍、久元電子、江蘇中晶、得一科技、麗視光電等,形成了較為完善的LED上下游產業鏈和相應的產業配套。
在國內的LED產業開發區的建設中,武進非常據有代表性。不但吸引了眾多實力較強的LED企業入駐外,在其全產業鏈及其相關配套產業的建設方面也可以說是相當到位。雖然其現在的LED產值有限,但是未來的市場成長潛力巨大。
NO.4 揚州市經濟開發區
揚州市經濟開發區總得分82分,綜合排名第四。
揚州作為傳統照明之鄉,近年來加大了對LED產業的建設,揚州市經濟開發區作為揚州市LED產業最為聚集的園區,近年來在政府扶持的推動下,其LED產業鏈的建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特別是揚州開創了國內針對MOCVD設備引進的財政補貼,使得大批的具有實力的LED企業相繼進駐。
目前,揚州市經濟開發區聚集了揚州中科半導體、德豪潤達、乾照光電、璨圓光電、藍寶光電、真明麗、艾迪森光電等大批的LED企業。同時擁有國家級光電產品檢測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半導體研究中心等相關檢測研究機構。目前揚州國家級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初步形成了“藍寶石襯底—外延片—芯片—封裝—應用”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根據其規劃,開發區規劃未來將進一步放大“國家級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的效應,重點做優上游外延片,做強中游芯片,拓展下游應用領域;借助“國家級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和該區數字裝備產業的優勢效應,重點發展LED設備產業,到2012年實現產值達300億元,躋身全國7大半導體產業基地行列,力爭于“十二五”期間,成功打造揚州市LED千億級產業集群和邗江區LED產業百億級產業集群。
NO.5 濰坊高新區光電產業園
濰坊高新區光電產業園總得分80分,綜合排名第五。
濰坊高新區光電產業園是濰坊高新區八大專業園區之一,根據規劃,園區一期工程總投資100億元,規劃占地面積位1400畝,是以光電項目為主的科技企業研發與生產基地。
目前,園區形成了以浪潮華光、歌爾集團、中微光電子等為代表的LED企業,除了主要的LED骨干企業之外,還有十幾家下游的應用企業,初步形成了“襯底-外延片-芯片-器件-應用系統”LED產業鏈。
按照濰坊高新區針對LED產業的規劃,未來,園區以半導體照明產業為主導,重點培育具有核心知識產權的半導體照明項目,帶動其上下游產品發展,形成全國規模較大的半導體照明產業集群。積極拓展LED外延片和芯片制造,大功率發光器件封裝,半導體照明應用產品研發及產業化。
NO.6 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
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得分79分,綜合排名第六。
作為國內對MOCVD設備進行財政補貼的代表性城市之一,蕪湖政府做得是相當的果斷和到位。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近年來在MOCVD設備的補貼政策的刺激 下,引進三安光電、德豪潤達而建立了初具規模的LED產業,高達數百臺的MOCVD的規劃數量和已經到位的上百臺MOCVD機臺,這不能不讓國內其他的 LED開發區汗顏。
但是,目前蕪湖的LED產業出了三安光電和德豪潤達之外,鮮有LED企業的身影。中下游領域的建設現狀還處于基本空白的局面。
NO.7 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
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得分77分,綜合排名第七。
北京的眾多著名高校和研究機構為LED產業的發展提供夠豐厚的人才來源和技術支持。
目前開發區已擁有以易美芯光、朗波爾光電、太時芯光為龍頭的LED企業,已經覆蓋了從LED芯片研發、生產到LED封裝、應用及測試的整條LED照明產業 鏈。同時擁有北京中電科電子裝備有限公司為代表的LED設備的研發與制造方面的企業,目前已在LED設備的研發與制造方面形成獨特優勢。
NO.8 南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南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得分76分,綜合排名第八。
南昌LED產業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是國內最早從事LED產業的城市,可以說南昌的LED產業基礎是較為濃厚的。目前南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作為南昌LED產業最為集中的園區,其在LED產業的建設上也已經初具規模。
目前,園區內已經聚集了一批具有實力和規模的LED企業,其中以晶能光電、聯創光電、欣磊光電、聯眾電子等為代表的LED企業,已經形成了從“上游芯片—中游封裝—下游應
用”的初步的LED產業鏈。
按照其未來的發展規劃,南昌高新區將繼續產業化集群的路線,在積極完善其LED產業鏈的相關配套化建設同時發揮南昌LED產業上游產品研發優勢,鞏固中游芯片研發及產業化的領先地位,支持下游封裝及應用產業的發展。
NO.9 廣東新光源產業基地(南海)
廣東新光源產業基地(南海)總得分75分,綜合排名第九。
南海相比廣州和深圳擁有人力成本的優勢,同時周邊依附了大量的LED產業配套的 資源。同時南海是全國最大的電光源生產基地之一,轄區內的含傳統照明在內企業有400多家,2009年實現總產值達68億元,在照明領域擁有較強的產業基 礎和技術實力,可以作為LED產業的發展基礎。
目前,雖然南海LED產業聚集區聚集了以旭瑞光電、奇力光電(佛山奇明光電)、國星光電、雪萊特、凱西歐、佛山照明、歐司朗、昭信為代表的LED相關企 業,同時也形成了較為完整的LED產業鏈的建設。但是相比國內其他的LED產業園,其企業相對分散,很多企業不在廣東新光源產業基地內。
在其未來的產業規劃中,南海計劃采取自主創新和產業集聚相結合的方式,打造從芯片研究、裝備制造、LED外延片和芯片制造、大功率封裝、應用產品開發、中試及生產、產品檢測到市場流通的半導體照明全產業鏈,力爭3—5年內達到300億—500億元的產值目標。
NO.10 杭州灣LED產業園(海鹽)
杭州灣LED產業園(海鹽)總得分73分,綜合排名第十。
杭州灣LED產業園位于浙江省東北部的海鹽縣。目前,園區以亞威朗(中國)有限公司位核心,聚集了光達高科技、昊日光電等LED企業。在其未來的規劃和發 展中,除了積極打造和完善LED上游外延片領域外,園區還積極向中下游領域延伸。其中,亞威朗主要從事LED外延片和芯片的研發和生產,擁有LED外延和 芯片領域的核心專利達130多項,其綠光LED芯片效率全球最高。為有序推進產業園的開發,杭州外LED產業園內還設立了LED產業研發中心、芯片檢測中 心以及應用檢測中心,為LED全產業鏈服務。
除此之外,國內還有一些正在規劃或初具規模的LED園區,例如無錫金山北、貴陽高新區、江門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深圳光明等。有望在未來國內LED產業發展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